由於現在有越來越多愛好冒險的旅者,前往較高海拔登山或是住宿。學習什麼是高山症,會發生的症狀和如何預防及了解他是必須的。雖然,不是每個人都會產生高山症,可是這也不代表在身心體壯的人身上會降低發作的機率。
寫這篇文章的原因之一,就是因為在登上合歡山那海拔3,485公尺 (11,433 英尺)高度時,我也體驗了急性高山症。
什麼是急性高山症 (AMS)?
急性高山症 (AMS)又稱為高地综合症,是當人體在高海拔2,400公尺或8,000英尺以上所形成的症狀。
症狀
當人體抵達高度多於8,000英尺(2,400公尺)後,症狀會在6~12小時以內發生或會在到達高山後一小時或是持續24小時。 在適應高山後,過了24至48小時輕微者症狀可以緩解。
急性高山症狀:
A.頭痛、頭暈、厭食、失眠、噁心、周邊水腫、全身倦怠等。
B.中度症狀:嘔吐、使用一般止痛藥無法緩解的頭痛、尿量減少等。
C.重度症狀:意識改變、步態不穩、休息時呼吸困難、肺部可聽到囉音、以及發紺。
在松雪樓裡貼著的簡短的高山症簡介:
怎麼預防?
最好的預防就是緩慢上升,讓身體有足夠的時間去適應高度的變化,然而不同的人有不一樣適應時間。
記得要補充水分、吃高碳水化合物、避免吃產氣食物(如豆類或碳酸飲料)。
最重要的是不要喝酒及服用鎮靜尤其是前一兩天。
藥物方面,目前被證實對預防高山症有效的藥物包括丹木斯(Diamox, acetazolamide),丹木斯(Diamox)它可以在一天之內透過造成「高氧性代謝酸血反應」來刺激呼吸。適服用於患過高山症症狀或是需要比一般登山者更快速的上山,不過,不建議持續使用此藥物。
怎麼做?
-
- 給予氧氣或攜帶型氧氣瓶
- 若症狀持續的話,必須離開高度環境。
- 減少氧氣消耗
- 在往更高的海拔前休息一天
- 保持水分
- 吃高碳水化合物
我的經驗
我在合歡山發生症狀是輕微的像頭痛和失眠,也是常見的急性高山症。尤其是到了晚上就更加嚴重了,不過,其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遭還可以忍只是會讓心情變得不好而已。
從我的經驗來說,由於我們不習慣高山的環境在爬上合歡山是最重要的就是緩慢上升。也不要趕著要登頂知道自己的身體極限在哪裡如果以上的症狀持續的話就不可再繼續往上了。
幸好,我們的住宿,松雪樓裡有提供氧氣站和暖氣讓我們的症狀減輕許多而我的症狀在第二天就得以緩解。
想了解更多有關高山症的資訊,請到官網查詢.